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教学智慧
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这一点已基本达成共识。而今天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究竟应该如何定义专家型教师,它到底包含什么样的专业含义。
许多人把专家型教师定义为学者型教师或理论型教师,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观点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者的质疑。事实上,用理论素养来定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恰当的。中小学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主要应该是指具有专业水准和良好的工作绩效。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层次为取得教师资格所要求的素养,表现为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具备一定的综合文化及某学科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中间层次为熟练地进行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素养,表现为具有较新的教育理念,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现代教育能力;
高层次的专业素养则集中表现为由各种教育能力生成的丰富的教育智慧。
这种教育智慧表现为,系统感受和准确判断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其个性发展,能够科学决策、有效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过程,是教师教育智慧不断丰富、不断提升的过程,教育智慧应该是教师终生追求的一种专业境界。
在教学上,优秀教师突出地表现出对学生有超乎寻常的敏感性和感受力,善于突破教学常规,用不寻常的手段,便捷高效地机智地处理问题,彰显出较为高超的课堂教学机智,妥帖恰当地处理教学突发事件,顺势而为地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巧妙有效地帮助学生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理解,自然流畅地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生动愉悦地诱导学生步入人生智慧的魅力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较高水平的教学智慧。
选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