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家庭教育很大的麻烦就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谁”或者有可能成为“谁”,时常让人疑惑的总是这样的问题:我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呢?有个说法一直被人看作是一种消极的应付态度而不断地作为反面教材被提及,那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句话背后自有它的深意:只要你当一天的和尚,你就有责任撞一天的钟。这在旁人看来极其枯燥的工作,因为责任使然、信仰使然,你也能够让它变得充满趣味和韵致。由这个比喻,我想到为人父母这件事,往往就是一辈子“撞钟”的工作,养育和教育孩子,几乎也成了我们一生无法逃脱的责任。选择为人父母,就是选择一种人类普遍的宿命,你必须也只能以积极的建设者的态度,努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比自己更优秀、更健康、幸福的人。
这样的道理说起来总是容易的,谁不曾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梦想呢?著名画
为了写作《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一书,我在山东、上海、江苏、福建、湖北、四川、广东等地作了大量调查,调查的结果既让我震惊,也印证了我十多年来在基础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观察:一个“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着一个“问题家庭”,一个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原因有可能出自学校与社会,但更本质的原因一定在于家庭。而从家庭中找原因,往往问题又出在早期教育上。20世纪最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一个人无论身心哪个方面的疾病,如果病根出在童年的话,往往是很难治愈的。因为童年所有的影响,对一生而言,都是一种文化“刻印”,一旦刻上几乎终身难以更改。童年确实是生命之根,我们无论怀着怎样的虔敬之心来理解自己作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培根”工作都不为过。
在我看来,陪伴孩子成长不但是父母的核心责任,也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营养学家兹泰尼研究发现,79%的青少年都喜欢跟父母在一起吃饭,晚餐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比吃什么更为重要。很多研究表明,全家人一起吃饭会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跟父母在一起吃饭的孩子,会较少地发生抽烟、喝酒、吸毒、打架等行为。哪怕父母双方只有一个人能够赶上晚餐,也同样能达到以上的效果。因为通过吃饭这种方式,把孩子聚拢在父母的身边,父母对孩子的注视本身具有一种显在或潜在的教育力量,同时父母也是在通过自己生命的示范,每天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父母确实就是一个好范本。
但是我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的结果都使我发现,看上去最为简单的陪伴,在很多家庭中却是一件难事。中学生一天时间没有跟父母说过话的达到了8%左右,每周和父母一起吃饭达到7次以上的不到一半,有烦恼能找父母交流的不到15%。可以这么说,孩子在童年时,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和他一起用餐,不陪他说话,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也难以与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态都会不太自然,这样的错失你可能难以改善与弥补
在一个人的童年,父母的存在尤其是母亲的存在代表着安全、温暖和欢乐,一个孩子对母亲的需要是本质性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一个孩子如果在他年纪太小、尚未有所准备、恐慌无助的时候不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或者母亲经常长时间离开他,这种分离一定会导致心灵的创伤,因为它侵犯了人与人最基本最重要的联系——母子纽带。一个从小没有母亲的人往往一生都是疼痛与茫然的,一个在成长过程中母亲经常不在场的人,同样难以获得充分的爱,这一切都会影响到他生命的舒展与自我确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成长,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的生活处境,而是他能否得到父母的陪伴、抚爱和鼓励。可以说,童年的错失往往是一生的错失,童年过不好的人自我修复之路很难也很漫长,童年的幸福是人一生幸福的半径。
家庭教育越来越需要父母具备必要的生儿育女的知识,但更重要的也容易被人忽视的却是为人父母的本分:你要想让孩子成长得更正常、更健康、更快乐,你就应该更充分、更耐心地陪伴他,培养一个正常人需要的就是正常的生活,这一点做到了,孩子就不会有大麻烦。
对孩子成长的思考,一定要转向家庭、转向父母的责任。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当我们有机会外出旅行时,是否首先考虑的就是一定要把孩子带上?当我们下班时,下班的路是否是回家的路?周末的时间是否是家庭的时间?可能更为严峻的是,当我们外出谋生时,无论具体的生活有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想方设法甚至历经艰辛把孩子带上吗?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一方面是情势所迫,万不得已,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文化存在问题,我们很容易就选择了把孩子留在孤独、无助、疏于管教和缺少疼爱的环境之中。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孩子不在你身边,一定就在各种危险之中。由于童年影响具有刻印般的不可逆转性,后面要想进行补救,一定为时已晚,丧失了成长与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也意味着木已成舟,更多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让孩子远离孤独、无助与恐惧,看着孩子长大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曾在福州一所小学作了个外来工子女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很多父母都谈到“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才算一个完整的家”,“把孩子带到身边是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其实,只有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你的艰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成为教育孩子的一种优质资源,孩子才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活的不易,看到父母的付出。这一切都有助于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同时能够激发他内在想要改变自己的愿望。教育说到最后,就是改善遗传、改进文化,遗传很多方面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改善它。教育很重要的作用在于改进文化,我认定在家庭之中核心的文化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陪伴着孩子成长,在有爱、有鼓励、有帮助的地方,即使生活很艰辛,生命照样可以很健全、很健康。